商場如戰場,我們要打好戰斗
作為“中國制造”當中強勢產業之一的陶瓷產業,近年來隨著國內、國際市場一體化的進程加快,已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融入國際,中國陶瓷產業在世界上已占有一席之地。在國際競爭力大幅增強的形勢下,在陶瓷裝備與化工色釉料領域,中國毋庸置疑地扮演起制造大國的角色。這一點,從博洛尼亞陶瓷展不得不考慮對更多的中國陶企 敞開大門以應對市場需求,而中國本土陶瓷工業 展逐級提升直至成為僅次于意大利里米尼陶機展的亞洲第一大陶瓷工業展的進步歷程就可見一斑。
但是我們自身理應了解行業中依然存在著無可回避的問題:大量資本、土地、原材料、能源和低價勞動力的粗放性特點依然明顯,結構性問題較突出;且我國陶瓷企業的發展潛力尚未完全發掘,特別是與國際企業相比,以自身技術創新所贏得的產業增長十分有限;以及各種因素造成的環境污染、價格戰、節能環保型高新技術產品市場推廣無門等行業內諸多弊端。
種種跡象表明,陶瓷切割機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產業調整的高潮。一些陶瓷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階段,市場經營風險越來越大,我們的過程還是在學走路,想要走的更穩一些,相對保險的前提下還是需要求新求變?!比欢鵁o論市場怎樣的風云變幻,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都是陶瓷產業無可爭議的選擇。
中國陶瓷機械 裝備 、建陶化工 企業應對此種形勢也在逐步調整思路,通過研發、技術創新來提升產品價值。全球陶瓷行業中,歷來是意大利陶瓷代表世界陶瓷發展的方向,在產品質量、設計風格、花色種類和專業分工等方面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許多意大利陶瓷生產企業、色釉料公司和陶瓷機械設備公司也都致力于合作開發新產品。但是近年來像陶機企業龍頭科達、恒力泰、科信達、捷成工、華信、摩德娜等在代表行業最高水平的陶瓷工業展中展出的研發成果,從技術、性能到產品外觀,幾乎可以與意大利陶機裝備相媲美。陶瓷工業展主承辦方負責人認為,這些現象表明中國陶瓷企業已經開始有了轉型的意識,在產品品質提升、重視技術創新方面有了極大的進步,不是做大做廣、而是做精做強,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進行突破,這有助于我們從陶瓷大國成為陶瓷強國。